新华社电 15日上午“理论家新春走基层”活动共议北京如何有效“疏堵治堵”。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建议,提高开车和停车成本,利用经济杠杆限制机动车的过度使用。但他强调,提高停车费用,必须有科学评估和提价后的精细化停车管理。
近10年来,北京新建开通13条轨道交通线路,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居民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出行。但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坦言,北京公共交通的建设速度,赶不上这个城市的人口增速。下一个30年,北京的人口规模,预计还将持续增长。
对于居民提出的快速公交专线发展迟缓的问题,郭继孚表示,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一个过程;地面公交线路的规划调整,相对节省时间,政府也非常重视,但事前必须有充分的调研规划,达到局部疏堵作用,而不是添堵或空置。他说,目前北京发展地面公交网络,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路网较稀,宽阔的道路,对于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们,并不方便;小胡同,公交车又进不去。“下一步,北京要加密路网,新修道路路面不需要太宽”,其作用,主要承载居民区与工作区之间的通勤班车,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接驳公交车。
居民代表赵奉毅提出,快速公交专线乘坐还不够便捷,站点和线路较少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李萌教授则认为,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次骨干,城市公交快线的站间距必须要大,“如果过密设站,快速公交将变成慢速公交,为城市添堵”。
郭继孚介绍,在北京机动车使用总体状况调查中,行驶里程在“5公里以内”的占40%。而这个距离,应该是乘坐公交车或骑车往返最方便的。
在纽约、香港等地区,过去几十年的经验都证明,提高停车费用,是减少开车、治理交通拥堵非常有效的办法。